第391章
书迷正在阅读:[少年漫同人] 和无惨同一天变成鬼后、[综漫] 单推5t5的卷卷子和正主绑定了、[柯南同人] 在柯学游戏成为三个上司的心腹大患、重掌大道、漂亮笨蛋被抱养后(nph 伪骨科)、否(校园1v1h)、同居(剧情H)、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、核心世界、雌鲸湾
【......】 故宫建筑图,啧,我觉得洛阳的皇宫建得不错。不要小看华夏匠人从古至今的手艺。 【没有小看。】 苏清之也知系统222不会小看,只是习惯性的调侃几句。过了一会儿,苏清之打发系统222闭嘴,开始召集大臣,说春种的事情。 几年的时间,红薯、马铃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已经普及。并且杂交水稻已经研究到了一年三熟。意思是说,和再生稻一个性质。 种下水稻后,割了一茬不断根,任由在地里长,会长出新的水稻。成熟时间相对第一茬水稻要短,就是产量会在第一茬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减少。 打个毕方,一年三熟的杂交水稻,头一波产量亩产2000斤的话,那么第二茬,亩产会在1800斤左右,到了第三茬会只有1500斤左右。 怎么说呢,这个数据,其实对比现有的原始水稻产量,要高出数倍。哪怕其实口感方面要略逊原始水稻种出来的稻米,依然和番薯、马铃薯、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一样,一被推广就引起巨大的轰动。 商议春种事宜,其实就是苏清之打算让洛阳至清河郡的范围内,都种植杂交水稻,而不是原始水稻。 作为水秀南方,相较北地人,南地的人更喜欢食用稻米。而小麦,老实讲,大部分的做法,都是像稻米一样,加水煮,俗称麦饭。 味道不能说好,只能说勉强果腹,毕竟拉嗓子眼。 苏清之是吃过的,所以每次外出,苏清之都倾向于将小麦磨成面粉,方便储存外,另外小麦粉制作的包子、馒头等吃食,饱腹感也比单纯的麦饭强多了。 经过商议,春种事宜交由阎象、杨弘二人负责。袁涣、卫仲道则负责屯田事宜。 洛阳不像清河郡,清河郡经过苏清之的治理,几年的时间下来,清河郡早就成为苏清之的一言堂。在清河郡没有任何人会质疑苏清之所下达的旨意。 而在洛阳...... 董卓是杀了一批官员,但是呢,王允等名臣还在的。 哪怕他们在朝廷之上不吭声,但说实在的破坏力不容小视。说白了,苏清之夺取江山的速度太快,快得他们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。 甚至王允说不得还打着请苏清之入朝清君侧,推选一位汉室宗亲当皇帝的主意。结果,苏清之直接将桌子掀了不说,还强硬的表示这把庄家全吃。而苏清之就是那个全吃的庄家。 只能说万幸苏清之的杀心不是很大,没想过要杀王允等一干前朝旧臣。并且六部除了兵部以及户部牢牢抓住外,吏部、礼部以及工部、刑部,苏清之都对一干前朝旧臣委以重任。 说句实力至上的话,苏清之并不畏惧任何危险。 哪怕他称帝之后,陆陆续续也有其他诸侯,以及黄巾军残余部曲称帝外,苏清之都无所畏惧。 现在没有立马出兵攻打其他势力,不过是想着先稳定局势。等局势稳定,各方面都蓬勃发展的时候,苏清之自然会出兵攻打其他势力。 既然身在封建社会,又是特权者,自然要让世界只有他的声音。这不是霸道,而是为了社会发展的必要性。 不然苏清之怎么一登基后,就要求征兵百万。 至于税收,朕以前说过,时机成熟会采取是十税一,如今已是时机成熟,但朕仔细想了想,天下百姓苦,十税一的收还是多了。就三十税一吧,至于商税,则调整为十税一。 开什么玩笑呢,种地的农民农税高得吓人,几乎去了总收成的一半。而商贾之流,则特么卖一千文铜钱的东西,才交一文钱的税。 不行,绝对不行。 反正苏清之决定,在自己的地盘上,必须十税一,也就是说除去成本,卖十文钱就收一文钱的税。 至于商贾之流愿不愿意,啧,抄家流放一条龙了解一下。 第230章 第 230 章 苏清之自认是个好人, 不会轻易的把人抄家流放。如果做,那必然是有人犯了触碰底线的原则性错误。 这个时候,苏清之必然采取雷霆手段, 让犯了原则性错误的家伙们享受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。 总之苏清之采取雷霆手段,杀了一些人又流放一些人, 很快就将改税出现的动荡平息。 都是有心人想要制造混乱,想要颠覆朝政。 新朝廷的建造都是这样的, 有人拥护, 自然有人抗拒想要颠覆。苏清之能做开国之君,能建立新的朝廷, 难道其他人不可以?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 所以建立华夏皇朝的头几年,苏清之忙着搞基建, 又要忙着给人送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。 哦,貌似三国时期没有流放一词, 而是发配。 闽南、塞北等地, 是发配的首选。 苏清之有计划在稳定中原局势后,就沿着传说中的丝绸之路,将西域诸国打下来。 可不是为了区区几粒葡萄,而是...... 扯远了,总之新国建立第一年, 苏清之撸顺了混乱的朝政。 前朝的汉灵帝昏庸无能还贪财,后期朝廷之上的大半官员,都是献出家财花银子买来的官爵。 真材实料的肯定有,并且还不少,但是呢....... 更看重家族一些。 至于国家, 在家族鼎立的同时,才学售与帝王家。 既然家族为重, 那自然一朝天子一朝臣。可以给前朝做事情,自然可以给今朝做事情。